Tuesday, March 15, 2011

Greek yogurt

我有一位同事是希臘裔美國人,有一次他跟我說優格最好吃的吃法是淋上蜂蜜,味道是市面上各種調味過的優格無法比的。我有點半信半疑地嘗試,發現還真的蠻好吃的。
希臘優格 Greek yogurt 的口感較一般優格要綿密些,配上蜂蜜其實是還蠻傳統的吃法。最近市面上幾家優格廠牌都開始推出 Greek yogurt 的系列,價格有比一般優格稍高些。

近來電視廣告常播出的,Dannon (這牌有名的是請 Jaime Lee Curtis 代言的幫助通暢的 Activia 系列) 也出了 Greek yogurt。我在超市買到的是 nonfat 的蜂蜜口味。

味道還不錯,不過還是有 nonfat yogurt 少了脂肪就少了組織的問題 (質地很像豆花),為了健康口感上就打了折扣。

另一個超市常見的牌子是 Fage (讀做 fa-yeh),這間是專門做 Greek yogurt 的,因為單價較高,所以一直沒有嘗試過 (一般超市大概賣 $2,即使是 Target 也要 $1.5 左右)。

它的包裝很特別,淋醬是分開裝的,可以用湯匙挖一口淋醬配一口優格,或是把淋醬的部份順著折痕往上折直接倒在優格上。全脂 (或是我第二次買 2% fat) 的口感就很不一樣了,細緻的質地倒和 cream cheese 有點像,這家廠牌的蜂蜜也很好吃。
還有最近在電視上常出現的另一個廠牌 Chobani,還沒嘗試過,不過它的網站做得很不錯,有很多應用 Greek yogurt 料理的食譜
Greek yogurt 漸漸流行起來的原因在於它的高營養價值,蛋白質含量是一般 American yogurt 的兩倍,近似於起司的口感和較濃的乳香也是它受歡迎的原因。單價較一般優格高的 Greek yogurt 其實可以自己做,說穿了就是一般的優格把水份濾去而已 (所以 Greek yogurt 也叫做 strained yogurt)。自己在家裡做可用 cheese cloth,不過我個人覺得茶壺裡面的濾網還蠻好用的。

一人份的優格 (最好用 plain yogurt,調味過的優格本身糖份高已經比較濃稠) 剛好裝滿整個濾網,找不到適合的容器來裝滴下來的液體,只好用量杯並用小湯匙卡住不讓濾網掉落。保鮮膜包住外圍後放入冰箱。

過濾的時間可依照自己想要的濃稠度而定,照片是經過兩個小時之後的結果,大約濾出將近 1/4 杯的液體,如果覺得太稠可以把少量液體加回去再拌勻,所以不用太擔心濾過頭弄得太乾。濾出的液體含有乳清蛋白 (whey) 和 乳糖 (lactose),如果有乳糖不耐的朋友液體就不用留了 (優格在發酵過程其實已經會分解一部份乳糖)。

味道、口感、濃稠度和市售的 Greek yogurt 像極了,而只要花一半的價錢。加入蜂蜜更好吃。
Greek yogurt 的應用很廣。除了當早餐和甜點直接吃以外,還可以做成沙拉的醬汁、醃肉的醬料等鹹料理。希臘餐館常看到的 tzatziki sauce,是將 Greek yogurt 與少量切碎大蒜、切碎大黃瓜、香草 (如 dill)、檸檬汁拌成的沾醬,搭配肉類、蔬菜、甚至 pita bread 烤過做成的 pita chips 都很合適。

Thursday, March 10, 2011

Starbucks Tribute Blend

Starbucks 為慶祝四十週年,推出了若干的紀念活動。最引人注目的大概就是換 logo 這件事,把原本綠底白字中央是黑色 Siren 的商標換成了僅有綠色 Siren 的商標。推出了 Starbucks petites 小甜點,還有只要三月 10-12 日下午 3-5 點,只要點手做飲料,就可以免費試吃一種的促銷。再者就是限時限量的 Tribute Blend。
我雖然不算星巴克迷,但每年的季節限定版本 Casi Cielo、Summer Blend 和 Christmas Blend 都會買來試試。這次為了四十週年特別推出的 Tribute Blend 自然不能錯過。
Starbucks 官網的影片 (不知道美國以外地區看不看得到?)


Tribute Blend 是四種不同豆子混合而成: Aged Sumatra、Papua New Guinea、Sun-Dried Ethiopia 和 Colombia,特別選擇了三個不同咖啡的產區,拉丁美洲、非洲/阿拉伯、亞洲/大洋洲。看豆子的組成應該是以味道較濃重的 Sumatra 和 Ethiopia 為底,再以味道較淡較有風味的 New Guinea 和 Columbia 來調和。


一磅裝的 Tribute Blend,店裡還有售半磅裝的 (不過 Starbucks 網站只有一磅裝)。
同時也推出 VIA Ready Brew 的即溶咖啡版本,網站和各分店都有零售。

磨之前的豆子。
今天早上剛試喝,的確是蠻特別的風味。由於剛好昨天是喝 Christmas Blend,發現 Tribute Blend 比我想像要淡蠻多,沒有 Christmas Blend 那麼濃厚的 Sumatra 味道,略帶水果香的 Ethiopia 後味卻持續很久。習慣厚重口味但又不喜太多烘焙味道的朋友應該會喜歡這個組合。

Monday, March 07, 2011

2010/2011 Japan Trip: 嵐山 - 金閣寺

來到京都的第二天,計畫是走一趟嵐山。雖然楓葉季節已經過了 (沒假趕不上啊),但因為想體驗一下小火車和參觀天龍寺,即使季節不對,還是決定走一遭。此外位於京都市北邊的金閣寺除非從行程中獨立出來,不然從其他地方前往都不是很順路。因此把西邊的嵐山和北邊的金閣寺變成半天到一天的行程很適合,而手上的旅遊書也剛好有這樣的走法。

從四条河原町坐 17 或 205 號公車到京都車站,站牌上有顯示公車目前的位置,不僅可以預估公車到站的時間,搭配手上的公車路線圖,還可以對照站牌上公車行進的路線,就不怕坐錯方向了。

京都車站轉搭 JR 山陰本線 (第 32 月台) 到 JR 馬堀站。從這裡可以步行到 トロッコ小火車的起站,亀岡駅。

出了車站只要順著指標走就會到。

沿途的景觀,右手邊的小建築就是 トロッコ亀岡駅。

車站內部很有小木屋的感覺,可惜營運的季節已經快結束了,餐廳已經沒有營業、禮品店正在收拾打包。(營運期間 3月1日-12月29日,除了某些旺季期間外,星期三定休。)
售票的阿姨會簡單的英文,會問你要不要走露天 (open air) 的五號車廂。所有的座位都是對號。十二月底氣溫不到5度,還是別和自己過不去。售票亭內像是站長的先生還跟我開玩笑說外面不冷 (さむい) 而很溫暖 (あたたかい) 啊...

トロッコ列車進站。

其他車廂雖然不是露天,不過照相時可以把窗戶拉起來。

十二月底沒有櫻花或楓葉可看,但景緻還是相當不錯。


トロッコ嵐山駅 下車,順著指標就是 竹林の道。這段路不長,但陽光從竹子間投射進來的景緻相當漂亮,很適合散步、佇足拍照。竹林之道走到底就是天龍寺的北門。

天龍寺北門。天龍寺是十四世紀時足利尊式為撫慰當時對抗的後醍醐天皇的亡靈所設,不過目前看到大部份的寺院都是明治時期以後重建的了。天龍寺是京都市和近郊於聯合國登記的世界遺產之一。

多宝殿是祭祀後醍醐天皇的祠堂,目前看到的面貌已經昭和年間重建的了。

著名的曹源池。當時設計的概念是以近距離的立石群和綠樹構成的庭園融入遠方起伏的嵐山,形成一幅如同日本畫的影像。即使已經入冬過了賞楓的季節,仍然是很棒的景色。

大方丈。

曹源池畔看到的大方丈。
從原本進來的天龍寺北門繼續往下走,很容易找到下一個景點 野宮神社。野宮神社是當年被選到伊勢神宮服侍的未婚皇女為何齋戒沐浴而居住過的遺址,現在遺留的是三座祠堂。這裡也是源氏物語描寫的場景之一。

很特別的黑色鳥居。野宮神社以求學業和緣結著名。

幾乎都是求良緣的繪馬。
短暫地在嵐山享用午餐之後,下一站即前往金閣寺。離開前先往著名的地標 渡月橋 一趟。

橫跨桂川的渡月橋附近景緻非常漂亮,但橋本身就是一座水泥橋而已。
從這裡徒步 (其實是往回走) 到嵐電嵐山站,搭乘嵐電到帷子ノ辻站,轉乘 (其實就是走到隔壁月台) 嵐電北野線到北野白梅野站下車,總共約 20 分鐘車程。出了車站後,往左轉可以選擇搭 204 或 205 號市公車到金閣寺道下車。我是選擇用走的,大約 15 分鐘抵達。

嵐電的車廂 (這似乎是某個活動的限定車廂?)

金閣寺的入口。基本上這種大景點都很好找,車站外會有大型地圖,路上也會有指標,不太需要擔心迷路。原名鹿苑寺的金閣寺,最有名的就是二、三層樓包覆金箔的舎利殿。大部份鹿苑寺的建築已在應仁之亂時燒毀,即使是目前看到的金閣,仍是昭和時期重建的。

金閣寺之美令人讚嘆。
這一天在嵐山四處都可以看到台灣旅行團的蹤跡,這個景象到金閣寺更到了極致。不過個人到是蠻開心的,一方面很久沒聽到親切的台灣口音了,另一方面請旅行團遊客幫忙照相也比較不會尷尬。只是從旁邊聽到導遊的指示,每個點似乎停留得都不是很久 (20-30分鐘吧),就遠不如自助來得愜意了。
在金閣寺待了約一個小時,已經過了下午四點,天色開始暗起來。我決定結束白天的行程,前往京都車站享用下午茶。根據手上的公車路線圖,坐 205 公車可以直接到京都車站。

Tuesday, March 01, 2011

買了台新的磨豆機

前幾天去星巴克買咖啡豆,店員告知他們磨豆機壞了,回到家打算自己磨時才發現我的磨豆機已經送給在加州的朋友,這一年多來一直都是請店家幫忙磨的。於是花了十幾分鐘在網上搜尋,最後挑了一台價格便宜,似乎又蠻好用的這台 Mr.Coffee 磨豆機
(不過說真的,光從產品頁面的介紹,很難真實地了解到底網頁上寫的那些特點特別在哪裡,即使看了使用者的評價,也只能了解大致的優缺點,和評估是否會買到不適合產品的風險吧。像介紹中所提到的 chamber maid cleaning system,還真的是拿到實物了才知道它的作用是什麼。)

這是拆封前的外盒。

這是磨豆機本身剛拆封的樣子,大小和一台四人份的咖啡機差不多。

個人最喜歡這台磨豆機的地方,在於機器本體的馬達和磨豆槽是可分離的,對於每次磨完豆都會清理殘渣的我來說,能夠拆下來洗 (它也是 dishwasher safe) 這點是最棒的。

磨豆槽本身也是可以拆的 (塑膠杯上還有標記如何裝回去),從照片上可以看只有槽的底部和刀片是金屬。刀片周圍黑色的塑膠框正是所謂的 chamber maid cleaning system,可以用手轉動,在清理時將多餘的咖啡渣清除。但因為整個磨豆槽是可以清洗的,個人覺得是沒有必要的設計。不過在磨完豆後倒是發現這設計有好用的地方。

插上電後綠色的指示燈會亮,可以選擇磨的粗細 (coarse - fine),如果是一般濾紙的咖啡機,選擇 medium 就可以了。杯數可以選擇 4-12 杯,不過選擇杯數只是調整磨豆的時間,咖啡豆的量必須自己調整 (說明書有寫 4 cup = 3 tablespoons)。總和來說,機器即是用粗細和杯數來控制磨的時間。如果懶得用量匙,磨豆槽的一側有 12 杯 max fill 的標線,一次就多磨些囉。

來試磨看看,放了約 6 杯份量的豆子。裝置好插上電後,上蓋的按鈕按下去刀片即開始動作。不過這畢竟是台便宜的機器,要等磨好機器停了手才能從按鈕鬆開 (正如其他陽春型的刀片磨豆機,手一鬆開機器就停了)。

磨出來的效果還不錯,就是一般刀片型磨豆機的水準,因為刀片轉動而翻到表面的顆粒會粗些,刀片附近的則會比較細。前面提到的 chamber maid cleaning system 這裡就很好用了,將磨好的咖啡粉倒進貯存罐後,將黑色塑膠框轉幾圈,因靜電而吸附在磨豆槽的咖啡粉大部份會被刮下來,就不會浪費了。
總括來說,即使加上了依磨豆時間來調整粗細的設計,這仍然是台刀片式的磨豆機,磨出來的品質自然不能和電動的 burr grinder (磨式的磨豆機) 相提並論。但才 $16.5 的價格,磨豆槽還能拆下來清洗 (舊型的刀片式只能用擦的、burr grinder 大概得把機器拆了呵),算是相當划算的投資。